What you desire for yourself desire for others too, what you do not desire for yourself do not desire for others too. –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Jina.

– Jinasasanasutra, 24

耆那教是一種印度宗教,傳統上被稱為耆那教法( जैनधम_ ),發源于古印度的宗教哲學學說。耆那教教徒自稱為“至高救世主”的追隨者,他們相信:人類靈魂中具有純潔且永恆不變的本質。而“上帝”即是這一本質的代表,他無所不知,無所不能,能夠感知無限的喜悅。“德瓦斯”(Devas)是“天使”的意思,根據耆那教教義,人類無法藉助“德瓦斯”的幫助,而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以達到靈魂的解脫的終極目的。而且,即使是上帝的天使,“德瓦斯”也必須轉世投胎為人,在人間承擔并克服業力帶來的種種艱難困苦,方能解脫靈魂。

教義中還提出,所有的生命體都具有一個相同的靈魂,都渴望生命,追求快樂。耆那教教徒將自然界的組成元素,包括土,水,空氣,火,植物等都視為生命體。因此,秉持不能傷害任何生命的原則,并堅持成為素食主義者。他們的“非暴力”觀念超過了一般的素食主義,比如:堅決不殺生,不虐待一切生物,不吃根莖類蔬菜(因為植物的根莖是生命誕生的部位)等。

耆那教非常重視道德守則,其中包涵有五項守則。對於這些守則,苦行者必須嚴格遵守,而一般的世俗人可以有條件的遵守。
這五項道德守則是:
◎不殺生(非暴力)
◎諦(真相)
◎不偷盗(非偷盜)
◎禁欲(貞節)
◎不贪婪(非佔有)